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于昨日落下帷幕,最终积分榜正式确定,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六支球队以小组前两名的身份直接晋级世界杯正赛,而中国男足则在最后一轮生死战中不敌对手,彻底无缘2026年世界杯,沙特阿拉伯虽未能直接出线,但以小组第三名的身份获得第四阶段附加赛资格,仍保留冲击世界杯的希望。
日韩澳强势领跑,亚洲传统格局稳固
本届18强赛分为三个小组,每组六支球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较量,每组前两名直接获得世界杯门票,第三、四名进入第四阶段附加赛。
A组中,日本队以10胜2平的不败战绩积32分高居榜首,进38球失3球的攻防数据彰显其亚洲顶级实力,韩国队紧随其后,积26分顺利出线,两队早在两轮前便已锁定名额,最终轮的直接对话更被媒体称为“东亚德比”的表演赛。
B组的竞争更为激烈,澳大利亚凭借身体优势和战术执行力,以8胜3平1负积27分的成绩头名出线,沙特阿拉伯一度与澳大利亚并驾齐驱,但在关键战役中0:2不敌对手,最终以6胜4平2负积22分位列小组第三,需参加第四阶段附加赛。
C组则呈现两强争霸局面,伊朗队以9胜2平1负积29分强势晋级,其防守反击战术令对手难以招架,亚洲新贵卡塔尔凭借归化球员和青训成果,以7胜3平2负积24分获得小组第二,连续两届闯入世界杯。
国足折戟沉沙,十年规划再成空谈
中国男足所在的C组原本被外界视为“机会之组”,同组除伊朗一枝独秀外,其余球队实力相对平均,然而国足表现令人大跌眼镜。
开局阶段,球队先后战平印尼、负于伊拉克,出线形势陡然严峻,中期换帅并未带来起色,新任外教试图推行的高位逼抢战术因球员体能和执行力不足而形同虚设,关键战役中,国足在先进一球的情况下被阿曼队连扳两球逆转,彻底失去出线主动权。
末轮对阵巴林队,国足唯有取胜才能保留理论上的附加赛希望,尽管全场射门次数高达21次,但锋线球员屡失良机,最终0:1告负,10场比赛仅取得3胜4平3负积13分,位列小组第五,创下近四届世预赛最差战绩。
从数据看,国足进攻端仅打入11球,防守端失球达16粒,攻防两端均位列小组下游,归化球员年龄老化、本土青训断档、联赛水平停滞不前等问题在高压比赛中暴露无遗,足协提出的“2026世界杯计划”再度落空,中国足球将面临新一轮反思与重建。
沙特绝处逢生,附加赛征途凶险
作为亚洲传统强队,沙特阿拉伯本次18强赛之旅跌宕起伏,球队在小组赛中期遭遇三连平,导致被澳大利亚反超,虽然最后四轮取得3胜1平,但仍以2分之差屈居小组第三。
根据规则,沙特将进入第四阶段附加赛,与另外两个小组的第三、四名共同争夺2.5个晋级名额,附加赛首轮采用单场淘汰制,胜者晋级最终轮;最终轮的四支球队将通过抽签进行两两对决,两个胜者直接晋级世界杯,两个负者还将参加洲际附加赛。
沙特主帅曼奇尼在赛后表示:“我们错过了直接晋级的机会,但现在必须向前看,附加赛没有弱旅,每场比赛都是斗球体育直播决赛。”球队核心多萨里也坦言:“全队都清楚面临的挑战,我们会为每一个机会拼尽全力。”
亚洲足坛格局重构,世界杯扩容效应显现
2026世界杯扩军至48队,亚洲名额增至8.5个,但18强赛的激烈程度不降反升,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队展现出与欧洲二流球队抗衡的实力,而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等新兴力量正在缩小与传统强队的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东南亚足球进步显著,印尼队凭借归化球员阵容历史性获得小组第四,泰国、越南等队也多次给强队制造麻烦,这种“鲶鱼效应”正在改变亚洲足坛的力量对比。
国际足联技术顾问小组在赛事报告中指出:“亚洲球队的战术多样性显著提升,高强度对抗中的技术稳定性仍有改进空间,直接晋级的世界杯球队需要进一步提升比赛节奏以适应全球顶级赛事。”
告别与启程
18强赛落幕之夜,多家亚洲媒体用“新时代的黎明”形容本届预选赛,对于日韩澳等队而言,这是荣耀的延续;对于沙特等队,这是新征程的开始;而对于中国足球,这又是一个需要深刻反思的寒冬。
世界杯梦想从未如此接近——8.5个名额曾让多少人心生期待;却又从未如此遥远——当战术体系、青训基础、联赛质量与足球理念全面落后时,算术题终究解不开实战的困局。
绿茵场上的成败永远是最真实的镜子,映照出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全部细节,2026世界杯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只是这一次,依然没有中国队的身影。
评论